一句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话语,却能被上城教师们咂摸许久:如何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如何让学生拥有乐观积极的人生?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在这个迫切地需要教育家的时代,上城教师跨越万里,在新疆、青海以及肯尼亚等地支教;上城教师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生动诠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上城名师名校长深耕教育教学改革,引领一批、带动一片、辐射一域。今年,上城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全省第一,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考核全省第一,教育工作业绩考核连续3年全市第一,成功创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城市,连续2年在教育公众满意度调查中获得总满意度全市第一。
如果要概括上城的教师精神,千言万语可能都比不过学生的一句:“何其有幸,我遇到过这样一位好老师!”
我们将用一个个老师的故事诠释这句朴实的话,它既是上城教师们赓续传承的基因,也是他们一往无前的动力。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山海协作、对口支援服务中,都能看到上城教师的身影;他们在社会公益、特殊教育等领域,同样活跃。
也许有人会说,老师偏安讲台一隅就好,但教育家所具备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宏大视野,“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修身准则,“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职业素养,无一不通往教室外的广阔天地。
教育家是“经师”和“人师”统一的“大先生”。上城教师不断擦亮师道光辉,拓展“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外延,学生们也能从老师身上,获得他们面对世界的勇气与力量。
和前8次进疆不同,这次他一人,从天山脚行至国境边,车辙印连接了阿克苏地区多所学校。
熟悉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原校长邱曙光的人都叫他“老邱”。2018年,老邱首次来到阿克苏,随杭州市教育局看望援疆教师,“很多老师从父辈甚至更久之前就扎根在此,认真教书,他们对祖国的爱非常炽热,所以我也想在这里做点什么。”
同年,多浪河边,杭州市全额投资援建了在阿克苏市区硬件条件最好的学校,定名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老邱说:“‘天杭’寓意杭阿两地的教育,在天山脚下结出硕果。”此后,一批批老师跟着他来阿克苏支教,一批批学生跟着他到杭州游学。
“最后一次,以杭州天杭校长的身份来阿克苏天杭。”收到阿克苏天杭荣誉校长的聘书后,老邱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
几天后,老邱到达博孜墩乡小学,这里离西北方向的哈萨克斯坦只隔着一座山。“孩子们很朴实、很真诚。”老邱和学生们聊了聊,大家惊讶于他的见识,用标准的普通话说:“要和杭州来的邱老师合个影!”
孩子们让老邱回想起初出茅庐的心境。1982年,第四军医大学的学生张华为救69岁的掏粪工魏志德而牺牲,引发了全国对人生价值的讨论。当时读大学的老邱苦苦思索得出了自己的答案:“人的价值在于富于理想、勇于奉献。”这也成了老邱这辈校长的职业信条,“那个时代毕业的相当一部分的校长,都深深明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含义,也明白尊严要靠自己打拼,幸福一定是奋斗出来的。”
老邱成为天杭实验学校校长后,这里也成了他“美好教育应该有教无类”的试验田,只要符合入学条件的孩子,天杭全纳。
天杭也很支持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例如允许康复老师陪读,还开设专门用于康复训练的“资源教室”。老邱说,他看到过太多伟大的父母为孩子想尽一切办法,“所以全纳教育,是天杭真正做‘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一个亮点。”
回杭前,老邱特意去看了看5年前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落成时他在这里种下的一棵树,“最忆是杭州”的石碑后,树木已郁郁葱葱。
AB型Rh阴性血型很稀有,被称为“熊猫血”。正是它,让杭州胜利吟潮学前教育集团园长徐亚娟,带着老师和孩子们,干了一件持续了近10年的事。
因为血型特殊,徐亚娟会定期无偿献血、做公益。一次在医院白血病病房,有个孩子告诉她,怀念以前学校里的小伙伴,想回到教室学知识。一句话,让徐亚娟记了好久。没过几天,她带着道具、绘本,挨个招呼孩子们出来玩,“有的还打着吊针,就让家长用轮椅推着他们出来。”
只要一得闲,徐亚娟就会背着这些“教具”往医院跑,但她没跟幼儿园老师说,“老师们平时有教学任务,而且都挺年轻,有自己的生活。”但老师们可不这么想,一次徐亚娟“说漏了嘴”,没想到大家反响热烈,都表示“想去看看”,“加入的人慢慢变多,后来我们就组了一支十多人的队伍,只要有空就去。”
“学生”也慢慢变得多,医院安排了空置房间做“教室”,老师们戴上口罩、做好消毒,像当初徐亚娟一样,到病房里招呼孩子,编花篮、做小风车、讲故事、玩击鼓传花、看电影……孩子们的病房生活,有了些许色彩。
每逢儿童节,徐亚娟会办一场“彩虹晚会”,邀请孩子上台表演。主意来自孩子的愿望,“有个孩子非常想在舞台上表演非洲鼓,我们就满足他的心愿。”她还叫上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伴舞。“头一年有个孩子很喜欢唱歌,已经和我们预约好晚会节目了。”徐亚娟回忆,但当晚孩子身体健康情况反复,他们就想了个办法,把一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轮椅推到他面前,让他坐在轮椅上唱歌,“舞台很梦幻,下台后,他在轮椅上轻轻抱了我一下。”
一年又一年,病房里的孩子们面孔都在变,但晚会的魅力一直吸引着他们。晚会的“初代”主持人小晴(化名),出院后还会回来客串主持人,徐亚娟对这一个孩子印象很深:“第一年还比我矮,后面慢慢就超过我了。”
今年儿童节活动,形式变成了游园会,幼儿园的家长也带着孩子来帮忙,徐亚娟特地去学了如何用气球做玩偶,“队伍排得很长,能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
近年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包括智力障碍、学习障碍、孤独症、多动症等在内,超过60%的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怎么样才能做好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融合教育,让老师知道如何教,让特殊学生知道如何学?2021年上城区设立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教师李晓芳开始做融合教育巡回指导,“融合教育更关乎教育公平,对孩子们以后适应社会也更有帮助。”
刚做融合教育教师的李晓芳就遇上了随班就读的孤独症学生小节(化名)。在普通学校时,他总躲在角落,不知道如何社交,常有过激行为,“班主任不知怎么办,曾在办公的地方抱头痛哭。”家长也付出很多,辗转医院、康复机构,但效果不理想。
“老师、家长的无助刺痛了我。”李老师决定每周五带孩子做一对一康复训练。从最简单的开始教起,“教他说话时要看着别人的眼睛。教了好久,很不容易,最后他说话时能看着人脸。”
不只是学生,老师们也在学着适应小节。李晓芳对老师做融合教育方法的理念和特殊教育专业相关知识培训;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咨询;和班主任一起商量班会主题课,让大家探索小节、理解小节、支持小节。
小节并不是个例,目前,上城区在册的随班就读特殊学生316人,分布在60多所中小学,上城区率全国之先提出特殊学生入学“零拒绝、全覆盖”,并在各校建立了21个市示范性资源教室、50个市合格资源教室,探索教育的全面支持体系,融合教育经验在教育部网站推广。一茬茬老师参加资源中心举办的融合教育培训,学习支持特殊孩子顺利学习的技巧策略。
教育家精神源于千百年来一代代师者的优良传统。传承,始终是上城教育屹立高地的底气。它能代表师生的传承,亦可以源于楷模、前辈。
在“成就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理想下,上城区创新实施“五阶段五梯队多维度”教师培养机制,全区现有正高级职称教师29人,累计培养省特级教师87人、省市级教坛新秀901人,人才引育领跑全省。在“幸福每一个家庭”的线名书记、校(园)长结对帮扶困难学生294名,220个在职党支部帮扶困难家庭5000余户。
傲人数字背后,原动力正是“传承”。在传承中,一代代上城教育人砥砺奋进、生生不息。
2022年8月,陈滔到以著名光学科学家命名的杭州市蒋筑英学校担任书记、校长,他决定在暑假里给学生准备一份用光做的见面礼。
“我们学校有棵树,孩子进校时都会路过,我就想着在树上装喷雾,遇阳光就有彩虹,孩子看到得多浪漫啊!”
但他坦言,把事情想简单了。喷雾装置装好后,一开开关,阳光射下来,啥都没发生,“我不甘心,就找各个角度,从上午看到下午,还是没看到彩虹。”
离开学还有一周,他找设计师调整角度、找老师一起做实验,拿来白炽灯、三色舞台灯照……但都没奏效。“‘牛’都已经和学生吹出去了。”陈滔颓然地躺在操场上,望着这棵会喷水的树,他灵机一动,“这就是科学的魅力,不是所有事都能一蹴而就,要一直失败、挑战,直至成功。分享我失败的经历,会不会是一次生动的科学教育?”
回想起那次开学典礼,陈滔仍有些尴尬。前半段照旧,致辞、揭幕,等喷水开关一开,学生傻眼了。陈滔发问:“有水、有光,为什么看不到彩虹?希望我们大家和我一起解答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一起在下个学期开学时,把彩虹‘造’出来!”
经过老师和学生一遍遍实验,大家真的把原因找到了,它其实和水珠的大小与折射率有关,“原本喷的水珠太小了,后来我们用水管,每隔12厘米开一个口,再用加压泵喷水,彩虹终于出现了!”陈滔说,那一瞬间,他的眼泪不自觉地淌了下来。
此后,只要有阳光,蒋筑英学校的彩虹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出现,孩子们会冲到水中和彩虹拥抱,还会在不同时间,标记彩虹的最佳观赏位置。看着孩子们雀跃的身影,陈滔说:“科学教育不那么枯燥,也可以很浪漫,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是共融的。”
这个学期,陈滔的新挑战又来了,他准备记住全校675个孩子的名字,“每天早上在校门口和孩子击掌时,我会问他们的名字,然后抓紧记下来。”现在,他已经能记下200多位学生的名字了。
今年,杭州市丁荷中学、杭州市丁信中学书记、校长祝钱,拿到了浙大博士学位。校长的事满满当当,还抽时间读博?不少人不理解。
祝钱坦言,从早上6点半到晚自习结束都扑在学校,晚上回家吃个饭,就快速投入研究直到深夜。加上一些研究工具、数据模型得从零开始消化,三年半时间里的闲暇时光基本都用上了。
“我们学校约40%的老师是研究生,即便本科生也都很优秀,当校长得有前沿理念,才能领着老师把学校抬上新高度。”
和祝钱一样,上城不少校长都经历着“创业”——把一所学校办起来、立起来。这是上城区响应市委、市政府新名校教育集团化背景下的生动实践,这也对校长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9年,采荷中学教育集团在丁桥领办丁荷中学,彼时采荷中学副校长祝钱任执行校长。很快,家长见面会给他泼了冷水。丁荷中学26名老师,除去采荷中学的骨干,其他都是“门对门”——刚走出大学校门,马上走进初中校门。“老师稚气未脱,校长看起来也不资深。”一亮相,不少家长心凉了半截。
见面会后,祝钱沿用采荷中学的管理模式,规范学生、精细化管理,不少家长说:“原来这些小年轻也‘有两把刷子’。”随着办学质量的提升,3年后周边学生开始回流,有家长告诉他,“祝校,我们买这里的房,就为了孩子今后能读丁荷中学。”祝钱的“创业”取得阶段性成功。
2005年祝钱进采荷中学,“从何志英校长到严国忠校长,再到孙寅校长,他们都说,采中最大的财富,不是生源有多好,而是有一种文化自觉。中午,老师会主动辅导学生弱势学科;孩子行为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时,老师会主动与其及家长沟通……这种实干是一所学校最大的财富。”而考博和“创业”又何尝不是一种传承下来的实干精神。
时至今日,学生多多(化名)仍记得那阵子和老师在教室里比俯卧撑的时光。回学校看大娟老师时,说起这段往事,师生俩呵呵笑起来。
大娟老师叫金灵娟,是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教师。从2008年开始,因为学校人手紧张,她“左手一个班、右手一个班”,同时当两个班的班主任,“一届接着一届,没觉得累。我钟爱这一个工作,身上也担着一份责任。”
有家长质疑,自己班要和别班“分享”班主任,孩子得到的关注会不会变少?没过多久,大家心服口服,大娟老师真把自己班孩子当成自家孩子,这份爱不会因人数而“稀释”。
多多初中时有75公斤,是个“小胖墩”。家访时,大娟老师和多多做了约定,到开学瘦5公斤。为了督促孩子减肥,大娟老师每天把自己跑步的视频发给他,“他跑一圈,我跑两圈;他跑10分钟,我跑20分钟,没间断一天。”她还在办公的地方里备了双球鞋,一到大课间,就和多多在教室里做俯卧撑、平板支撑、波比跳。
每当这时,同学们就会围上来,有的还会加入“战局”, 一排人比着做,“这么多人陪着,孩子就不会感觉减肥痛苦了。”5个月瘦了15公斤,他妈妈特意来学校请教,“以前减肥没成功过,咋金老师这么轻松就拿下了呢?”这还不算完,初中3年,师生俩坚持运动了3年。
别人觉得带两个班很辛苦,“但每年教师节都有特别多学生回来看我,我的嘴没有一刻停下来过。” 金灵娟笑着说,“特别满足,什么辛苦都抛在脑后了!”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下,上城教育强化五育融合实效,加强思政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今年,上城推出“幸福成长圈”行动,围绕学校师资、家庭教育、社会支撑三个维度,构建三全导师圈、菁英成长圈、星级家长圈等十大圈层;同时进行“橄榄绿进校园”驻校教官试点,遴选优秀退伍军人入驻30所试点学校,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与爱国情怀。
上城教师们坚信教育的力量,给孩子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这些创新做法正是生动注脚。
在杭州市夏衍中学,学生们口中经常挂着句“有事找楼姐”。他们口中的“楼姐”是学校分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楼银钰。“刚工作时,学生叫我‘楼老师’;前几年,学生叫我‘楼妈’;这几年,学生叫我‘楼姐’。越叫越年轻!”楼老师笑着说。
夏衍中学是所高中,大部分学生住校,“高中生情绪起伏很大。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升学压力都会影响情绪。加上周一到周五都在学校,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关注。”
“楼姐,我考上了!”今年,学生小吴以上半年校考偶剧表演与设计专业全国男生第一考戏剧学院后,专门来报喜。其实这条路,是楼老师“启蒙”的。高一时,小吴上课经常爱涂涂画画。楼老师找小吴了解情况,聊了几次,她发现原来这孩子从小爱看越剧和偶剧,课堂上没忍住偷偷做偶剧的道具。“我建议他去听学校广电艺术特色班的课。他听后觉得很有意思,跟父母商量后,就加入了广电班开始有效学习声台形表。”
高冷的小吴被“激活”了,他主演的情景剧、课本剧屡获殊荣,现在他已经在中戏读大一了。“看到学生找到自我、成就自我,这是我最高兴的事!”楼老师很欣慰。
不久前,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东城第二实验学校劳动教师姜鹏的妈妈,翻出姜老师在保俶塔小学读一年级时的成绩单。“劳动”这门课下,姜鹏的班主任写了个大大的“优秀”,老师评语:“经常主动打扫教室。”14年后,姜鹏成了劳动老师,至今已从教27年。
过去劳动课不受重视,20世纪90年代,杭州师范学院培养了70多名专职劳动老师,“但很多学校不开劳动课,我那届38个同学,毕业后当劳动老师的不足十人。”
以前姜鹏觉得劳动老师挺“孤独”,得一个人往前走,几年前,上城区有了专职的劳动教研员,270多名劳动老师一起做研讨,很多新的劳动教育尝试也得以落地。
这个学期,上城区又开启新尝试,让学生在博物馆里上劳动课。今年3月高银巷小学、娃哈哈小学、丁兰三小成为试点,与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合作,课程持续80天,非遗传承人、博物馆工作人员也一起参与教学。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副馆长管金发旁听过一节博物馆劳动课:“看到学生们满脸笑容,我真的感受到他们对劳动的热爱。”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城区教育学院体育教研员莫豪庆,已经当了35年的体育老师,上城区不少校级干部,都是他的“徒弟”。
莫老师带体育老师有点不一样,6年前他成立了一个读书坊,给体育老师搭建了一个定期分享读书心得的平台。“希望能够通过阅读活动让老师了解新时代教育特征,拓宽视野,沉下心来静静品味书香。”莫老师和记者说,6年来,参加人数累计超1500人次。
不少老师说,莫老师有些“较真”,很多教研活动前,他总会带着体育教学骨干,为了某一个教育学生的方式讨论到凌晨,“已形成一种氛围了”。但正是这种“较真”让上城的体育教学研究走在了前面,如中小学体育大单元的结构化设计与教学,就是莫老师先于新课程规定要求,在区域中小学开始探索与实践的。
“某种程度上,一位好的体育教师,可以抵三位心理教师。让孩子喜欢体育,对提升抗挫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有很大帮助。” 莫老师说,这些年,上城区一直开展中小学生体育“双百赛事”活动,社区里参加体育活动的孩子明显多了。
2003年上城区在中小学试点“敬廉崇洁”启蒙教育,当时还是杭州市开元中学思想品德老师的朱凌云,就是第一批亲身参与实践的老师之一。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陪同时任中央、中央纪委书记,来到开元中学考察廉政文化进学校和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听的恰巧就是朱老师上的一堂思政课。
“当时领导勉励学校和老师,要上好廉洁课、做好启蒙教育,一定要把这项教育抓好。”回想起19年前的事,朱凌云依然记忆犹新。
当年那节课上的小组组长,博士毕业返校时告诉朱凌云:“初中时期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当时学校思政课上的很多东西深深留在了我们心里,在我们做人和走向社会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种离开后仍能想起、依然记得,也正是思政课教师的心声和追求吧。”朱凌云说。